證監會嚴查募投項目 工作底稿將成關鍵證據
摘要: 時代商學院研究員黃佑芊上周回顧過會率100%,上會企業數量腰斬上周(4月5日—9日),A股合計有6家企業首發上會,數量環比上上周下滑50%。
時代商學院研究員 黃佑芊
上周回顧
過會率100%,上會企業數量腰斬
上周(4月5日—9日),A股合計有6家企業首發上會,數量環比上上周下滑50%。6家企業有5家來自創業板,1家來自深交所主板,過會率100%。
截至4月9日,今年審核機構已合計審核IPO企業139家,過會率為90.65%;2020年同期,合計有63家企業上會,過會率為95.24%;2019年同期,合計有20家企業上會,過會率為80%。時代商學院梳理IPO上會通過率發現,2021年審核機構的審核速度較前兩年增長迅猛,過會率比2019年高出近10個百分點,但比2020年下滑約5個百分點。同時,創業板實施注冊製後,今年該板塊的上會企業數量遠超科創板,審核速度也較科創板快。
新股上市方麵,上周A股合計有11家新股上市。其中,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有5家,創業板有3家,上交所主板、深交所主板分別有1家、2家。11家企業的平均中簽率為0.023%,首發市盈率均值為21.96倍。
本周概覽
一、7企本周上會,注冊製板塊獨領風騷
本周(4月12日至16日),7家企業即將首發上會,分別為零點有數、正強股份、百普賽斯、和達科技、東芯股份、容知日新、金迪克。從板塊分布看,有3家企業來自創業板,占比42.86%;來自科創板的企業有4家,占比57.14%。
按地域看,本周上會企業中有近6成來自北京、浙江,分別各有2家;其餘3家上會企業分別來自上海、安徽、江蘇。
二、部分IPO企業風險提示
基於招股說明書,時代商學院整理了零點有數、和達科技、容知日新的主要風險點。
1.零點有數
(1)應收賬款無法回收的風險
報告期內,隨著業務規模不斷擴大,零點有數營業收入持續增長,應收賬款也相應增加。報告期各期末,該公司應收賬款賬麵價值分別為4329.09萬元、5272.55萬元、7729.73萬元和4290.79萬元。
盡管零點有數客戶主要為各級黨政機關和知名大型企業,信用狀況優良,但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應收賬款會進一步增加,如果出現部分應收賬款不能按期回收或無法回收發生壞賬的情況,將對該公司經營業績和現金流狀況產生不利影響。
(2)政策監管風險
目前,國家對於數據安全的監管政策和個人隱私保護政策仍在逐步推進和完善,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等相關法律法規及近年來關於數據安全隱私的立法趨勢,對於商業主體收集、使用、分享、存儲以及披露數據信息過程中涉及的數據安全及個人隱私問題,監管部門對企業提出了較高的合規要求且監管日趨嚴格。
報告期,零點有數采取加密、混淆、脫敏、物理隔離等手段進行數據處理和存儲,並在相關主體授權許可範圍內對采集的數據進行記錄和分析,在數據方麵合規經營。若未來該公司違反相關監管政策或法律法規,並受到相關部門處罰,則會對其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2.和達科技
(1)市場競爭加劇風險
隨著信息技術在水務行業的應用不斷深化,華為、騰訊、阿裏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在水務信息化領域展開布局。和達科技在水務信息化業務發展中,以水務管理軟件平台為基礎,逐步實現在水務物聯網領域的業務拓展。與上述企業相比,該公司人才和資金等方麵綜合實力不足,研發投入規模存在差距,在更為綜合性業務的競爭中處於劣勢,影響和達科技存量客戶的維護及新增客戶的拓展,進而影響該公司的經營業績和發展潛力。
(2)人力成本不斷上升的風險
作為一家水務信息化服務企業,人員薪酬一直是和達科技的一項重要支出。報告期內,該公司職工薪酬分別為4406.7萬元、6806.63萬元、8198.06萬元、4215.45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5.82%、41.8%、34.82%和42.51%。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達科技所在地區人員工資水平不斷上升,使得該公司的人力成本、人員相關費用不斷增加。經測算,如果該公司人員薪酬上升5%,則利潤總額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分別下降8.78%、27.57%、11.73%和20.03%。如果未來人力成本持續上升,該公司的盈利水平將出現大幅下滑的風險。
3.容知日新
(1)部分防爆產品尚未取得強製性產品認證的風險
根據《市場監管總局關於防爆電氣等產品由生產許可轉為強製性產品認證管理實施要求的公告》,自2020年10月1日起,防爆電氣等產品未獲得強製性產品認證證書和未標注強製性認證標誌的,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容知日新部分防爆產品尚未取得強製性產品認證證書,該公司已向相關認證機構提交了強製性產品認證申請手續,但能否通過認證及取得認證的時間存在不確定性。若容知日新部分防爆產品不能取得相關認證,則在2020年10月1日起銷售受限,將對其業績造成一定影響。
(2)經營性現金流量波動的風險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容知日新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6.15萬元、-609.75萬元、3072.3萬元和-1485.58萬元。報告期內,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波動較大。隨著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其營運資金需求日益增加,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的波動可能導致該公司出現營運資金短期不足的風險。
本周觀察
證監會嚴查募投項目,工作底稿將成關鍵證據
4月6日(上周二),證監會官網公布了今年一季度投行業務違規處罰信息。其中,29份為行政監管類處罰、9份為自律監管類處罰。上述處罰事件中,超40%為保薦機構在企業IPO過程中存違規行為被處罰,更有IPO項目保薦代表被證監會暫停受理與行政許可相關文件3個月。
自注冊製實行以來,監管部門陸續出台相關政策、措施以完善監管製度。3月份,時代商學院持續關注市場監管動態,並在每周《IPO攻略周報》中進行持續報道。其中,報道包括:《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規定》實施後,近8成被抽查企業主動撤回IPO申請;IPO企業高撤回率主要係券商未盡職核查;多地證監局擬提高輔導驗收要求,督促中介機構履職盡責;風險披露納入關注重點,審核範圍呈擴大之勢等。
上周(4月5日),時代商學院對今年一季度新上市企業募資情況進行整理發現,超3成企業實際募資不及預期,募資效率較低。本周關注重點將聚焦首發企業的募投項目,盤點其對企業IPO進程的影響。
企業若想通過IPO上市,必須詳細披露募投項目細節,其中包括項目的合理性、可行性等。但並非所有企業披露的募投項目皆為真實需求,有些企業明明資金充裕,但為上市而與中介機構設計出一係列符合標準的投資項目。隨著注冊製全麵推行的步伐不斷加快,證監會愈發重視信息披露真實性,並推出了《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規定》(以下簡稱“規定”)。
時代商學院整理資料發現,首發企業現場檢查的核心在於,募投項目測算過程中的邏輯是否具備合理性,測算中采用的數據是否有依據支撐,包括合同、詢價依據、定價依據、意向訂單等相關底稿是否備齊。這意味著,中介機構若想證明自身勤勉盡責,上述工作底稿將成為關鍵證據。
從1月30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20家抽查企業看,監管層針對其募投項目皆提出了質疑。其中,針對擴建產能的項目,證監會主要詢問企業項目用地產權證書的時長、環評申請情況;對新增產能的消化能力、市場容量、現有及潛在訂單、產能利用率等。針對補充流動資金的項目,則主要詢問其測算依據及合理性等。目前,上述20家企業中,仍有2家企業處於審核狀態,其中1家為科創板企業,1家為創業板企業。
簡而言之,注冊製下,證監會正不斷明確、細化審核要求,IPO企業想要濫竽充數企圖“混入”資本市場的可能性將微乎其微。尤其是賬麵資金充裕,仍募資補充流動資金,或是“隨便”找個投資項目寫入招股書的企業,未來想要通過IPO上市恐難如願。對於中介機構而言,以往流於形式的核查方式已不再奏效,隻有認真履職核查企業資料,保存好相關底稿資料,才有可能避免因未勤勉盡責或違規操作遭證監會處罰。
IPO,證監會
